序言
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,常年夏天没有冬天,光照特别足,海岸线又长,海里地里的物产都特别丰富。
图片
海南岛
当地的习俗里满是悠闲的暖意,要么大家围坐在一起喝“老爸茶”、吃点心聊天,要么逢年过节一起分享乡土吃食,透着海岛独有的生活节奏。
图片
海南夜市
这份烟火气也都藏在饮食里,从传了好多年的名菜到街头巷尾的小吃,全靠本地的好食材,藏着海南人的生活智慧。下面这20道经典美食,就是海南味道最真实的样子。
1. 文昌鸡
口味:吃着香滑不腻,口感特别好
特点:海南四大名菜之一,鸡皮很薄,肉还嫩
图片
文昌鸡
做法:在杀之前一个月,会用花生饼、椰子饼、椰丝、番薯、大米饭混在一起当饲料,专门给鸡育肥。烹饪的时候一般用白切的做法,能最大程度保留鸡肉的原味
历史:这道菜的历史能追溯到四百多年前
2. 临高烤乳猪
口味:吃着嫩滑,还有股清香,吃完还想回味
- 特点:海南特别有名的一道菜,选的乳猪得是10到20斤重的,而且必须当天从养殖场出栏、当天就烤
图片
临高烤乳猪
做法:先用药材调料腌三个小时,再用小火慢慢烤,这样烤出来的乳猪才够嫩够香
历史:没有明确的年代记载,但一直是海南本地的传统特色菜
3. 东方四更烤乳猪
口味:外皮脆,肉嫩,连骨头都带着香味
特点:是东方市四更村的特色烤乳猪,烤好后外皮是酱红色的,看着就有食欲
图片
东方四更烤乳猪
做法:先用葱、蒜、生姜、南乳、老抽、陈酒还有其他香料腌好几个小时,再用炭火烤大概三个小时,这样才能烤出皮脆肉嫩的口感
历史:没有明确的年代记载,是四更村最有代表性的美食
4. 东山羊
口味:吃着不腻,味道鲜,还没有羊肉的膻味
特点:海南四大名菜之一,个头不大但特别灵活,还爱跳。平时吃东山岭上的野生鹧鸪茶、灵芝这些好草木,所以肉嫩没膻味,煮出来的汤是乳白色的,又营养又鲜
图片
东山羊
做法:大多用炖煮的方式,因为羊肉本身就鲜,不用复杂调料,简单煮煮就好吃
历史:早在宋朝的时候,就被当成贡品送进皇宫了,是万宁市东山岭的特产
5. 琼海嘉积鸭
口味:吃着带点甜味,有嚼劲,就算不蘸调料,也能吃出香味
特点:海南四大名菜之一,也叫“番鸭”,是早年华侨从国外带回来的鸭种。鸭皮薄肉嫩,肉还多,皮是白白的、滑滑的还带点脆
图片
琼海嘉积鸭
做法:养的时候是用填喂的方式催肥,做的时候要么白切要么焖煮,都是为了保留鸭肉本身的味道
图片
琼海嘉积鸭
历史:养殖历史已经有三百多年了,现在琼海的餐馆里,基本都把它当招牌菜
6. 澄迈白莲鹅
口味:肉嫩骨头酥,吃着带甜味还爽口,不腻人,还有股香醇的味道
特点:海南名菜之一,还入选过海南八大美食。选的是在野外散养了三个月的白莲鹅,这个时候的鹅肉又细又嫩,肥瘦也刚好
图片
澄迈白莲鹅
做法:主要用白切的做法,主打一个清淡,吃鹅肉本身的鲜
历史:没有明确的年代记载,是海南澄迈县的特产
7. 文昌铺前马鲛鱼
口味:香煎的话,外皮焦脆里面嫩,肉又细又密,鲜咸中带着滑嫩;用鱼头熬的汤更是鲜到骨子里
特点:是深海里的野生鱼,还会主动捕食小鱼。鱼肉里含有普通鸡鸭和蔬菜没有的不饱和脂肪酸,对延缓衰老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病有帮助,在南海文昌铺前这一带最有名
图片
文昌铺前马鲛鱼
做法:最常见的是香煎,鱼头别浪费,用来熬汤特别鲜
历史:没有明确的年代记载,是文昌铺前最有特色的水产美食
8. 椰子船(椰子饭)
口味:吃着香甜软糯,还带着淡淡的椰子香
特点:是海南琼海、文昌一带的传统小吃,核心食材就是新鲜椰子和糯米,一口下去全是椰香
图片
椰子船(椰子饭)
做法:先把新鲜椰子的壳去掉,取出里面的椰肉瓢,往里面装糯米,再加点白糖、新鲜椰汁、淡鲜奶,封好口后放进锅里。先开大火煮开,再转小火焖大概3到4个小时,这样椰香才能完全渗进糯米里
历史:没有明确的年代记载,是当地老百姓常做的传统小吃
9. 五指山鱼茶
口味:味道很特别,不是所有人都能习惯
特点:是黎族和苗族招待客人的特色菜,虽然叫“鱼茶”,但跟我们平时喝的红茶、绿茶一点关系都没有,样子有点像寿司
图片
五指山鱼茶
做法:用高山上煮熟的稻米,搭配新鲜鱼肉、鱼腩,有的还会加猪肉、牛皮或者鸡蛋,混在一起做成的
历史:没有明确的年代记载,是五指山当地人自己做的风味菜
10. 儋州长坡米烂
口味:味道特别香,配料多,吃着层次感很足
特点:儋州人最爱吃的美食之一,在当地小吃里排第一,没人不服
做法:先把大米泡软磨成浆,挤压成面条形状,用漏斗漏进沸腾的水里煮熟,捞出来放到冷水里过凉。吃的时候要配牛肉干、猪腩肉、炸虾米、鱿鱼干、豆角、酸菜,再浇上蒜头油、撒点葱花、倒点酱醋,拌一拌特别香
图片
儋州长坡米烂
历史:没有明确的年代记载,是儋州长坡的招牌小吃
11. 五指山野菜(树仔菜、四棱豆等)
口味:吃着清香,还带着点嫩滑的口感
特点:五指山的生态环境特别原始,常年有雾气,水质也好,所以这里的野菜都是天然无公害的,没有污染。常见的有树仔菜、四棱豆、野生粉蕉、百花菜、野南瓜花、野空心菜这些
图片
五指山野菜
做法:大多是清炒或者煮汤,不用复杂调料,就是为了吃野菜本身的清香
历史:没有明确的年代记载,是五指山当地人常吃的家常菜
12. 陵水米粉
口味:又酸又辣,特别爽口,越吃越开胃
特点:是陵水当地的特色小吃,用的是像粉丝一样细的米粉,配料特别丰富
图片
陵水米粉
做法:把细米粉煮好当底,上面铺小鱼干、鱿鱼干、牛肉干、腊肠干这些配料,最后浇上酸甜够味的酱汁,拌开就能吃
历史:没有明确的年代记载,是陵水人常吃的传统小吃
13. 抱罗粉
口味:汤底最绝,甜而不腻,甜里面带点酸,酸里又透着辣,一口汤下去特别舒服
特点:是文昌的传统小吃,因为起源于文昌的抱罗镇而得名。它的粉比普通米粉粗,所以有时候也叫“粗粉汤”,汤底是这道菜的灵魂
图片
抱罗粉
做法:先把粗粉煮好,再浇上特制的汤底,搭配对应的配料就能吃
历史:没有明确的年代记载,是文昌抱罗镇最有代表性的美食
14. 后安粉
口味:风味很独特,尤其是汤底,鲜得很有辨识度
特点:是万宁后安镇的特色小吃,汤底是这道菜的亮点,跟别的粉都不一样
图片
后安粉
做法:汤底是用猪骨、粉肠、大肠还有其他猪内脏一起熬出来的,煮粉的时候再加点小虾、海螺当配料,鲜味儿一下就出来了
历史:没有明确的年代记载,是万宁后安镇的传统小吃
15. 琼海鸡屎藤粑仔
口味:加了红糖水,吃着甜甜的,还带着鸡屎藤本身的香醇味
特点:名字听着不怎么雅致,但鸡屎藤是种好东西,闻着香,还能帮着消食。夏天吃一碗,能消暑祛湿,是琼海的传统吃食
图片
琼海鸡屎藤粑仔
做法:把鸡屎藤粉、米粉和鸡蛋混在一起,揉成面团再搓成长条,放进沸水里煮熟。吃的时候加两勺红糖水,甜滋滋的还解暑
历史:没有明确的年代记载,每年农历七月初一,琼海家家户户都会煮一碗吃
16. 和乐蟹
口味:味道特别鲜,蟹膏的香味特别浓,一口下去特别满足
特点:海南四大名菜之一,是万宁的特产。跟内陆的河蟹比,它有两个明显特点:一是肉多量足,二是膏特别满,几乎能盖满整个蟹背,金黄油亮的,像咸鸭蛋黄似的
图片
和乐蟹
做法:大多用清蒸的做法,这样能最大程度保留蟹肉和蟹膏的鲜味,不用多调料,吃的就是本身的鲜
历史:没有明确的年代记载,是万宁和乐镇的特色水产
17. 猪脚牛腩饭
口味:猪脚和牛腩炖得特别软,一点不腻,要是把两者混着吃,味道更绝,让人忘不了
特点:是海南很有名的特色小吃,特别接地气,属于老百姓爱吃的民间美食,海南人的日常饮食里少不了它
图片
猪脚牛腩饭
做法:把牛腩和猪脚用慢火炖很长时间,还要加特制的调料,炖到肉质软烂入味,然后盖在米饭上,就是一碗香喷喷的猪脚牛腩饭
历史:没有明确的年代记载,是海南街头常见的传统美食
18. 海南鸡饭
口味:米饭带着鸡油的香味,配着白切鸡吃,鲜香味特别足
特点:海南各个地方都有的传统主食,其中又以文昌鸡饭最受欢迎,几乎是吃海南鸡饭的首选
图片
海南鸡饭
做法:用当地的白切鸡当主要食材,煮饭的时候会用鸡油和煮过鸡的水,这样煮出来的饭才会有鸡香味,最后跟白切鸡配着吃
历史:没有明确的年代记载,是海南人日常爱吃的传统主食
19. 海南打边炉
口味:可以清淡也可以浓郁,全看加什么配料,吃着健康又舒服
特点:其实就是海南版的火锅,特别贴近生活,可简单可讲究。有人说,海南人长寿,跟常吃打边炉也有关系
图片
海南打边炉
做法:锅底可以很简单,就是一锅清水,加点青菜、盐和清油,配着蘸料和米饭吃;想丰盛点,就加鸡鸭、牛肉、海鲜,再放豆腐、粉条、当季蔬菜,怎么吃都香
历史:“打边炉”这个说法最早来自清代的《广东通志》,里面写着“冬至围炉而吃曰打边炉”,一直传到现在成了海南特色
20. 海南清补凉
口味:吃着清凉爽口,甜度也刚好,夏天吃特别解腻
特点:是海南最有代表性的消暑美食,和广东的清补凉不一样,海南清补凉主要用椰子肉、椰子汁或者椰奶当主料,满是椰香
图片
海南清补凉
做法:先把椰子肉、椰子汁或者椰奶当底,再加点芸豆、绿豆、菠萝丁、西瓜丁、红枣、薏米这些,把这些食材煮到软烂,放进椰汁里就行
历史:没有明确的年代记载,是海南夏天必吃的传统消暑食品
结束语
这20道美食,是海南气候和人文的浓缩——用椰香衬着糯米的软,用海鲜显露出食材本身的鲜,藏着黎族、苗族招待客人的诚意,也透着海南人悠闲的日常生活。
图片
海南人间烟火
要是你有机会踏上海南岛,不妨跟着这些味道走,在一口口美食里感受热带海岛的鲜活,尝尝独属于海南的那份饮食浪漫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鼎合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